国产软件:“技术换挡期”寻求逆袭

国产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在追赶国际巨头的路上,曾经让人感到遥遥无期,如今这样的格局正在改变。
5月15日,华为发布全球首款AI-Native数据库GAussDB,宣布通过异构计算创新框架,可以发挥X86、ARM、GPU、NPU多种算力优势,在权威标准测试集TPC-DS上,性能比业界提升50%,排名第一。
5月17日,金山WPS在珠海软件园区举行媒体开放日,金山办公副总裁庄湧透露金山WPS的月活跃用户超过3亿,用户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客户使用WPS Office创建、编辑、分享的文件数量超过5亿。
5月21日,阿里云宣布,其于2018年发布的数据库PolarDB完成重大更新,提供传统数据库一键迁移上云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将线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数据库,最快数小时内迁移完成上云。据估算,云上成本不到传统数据库的1/6。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大的产业变迁,即从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从传统计算向分布式计算、移动计算、AI计算的迁移。在这场迁徙中,中国的软件企业正面临跨域式发展的机遇。
架构改变促使国产软件切换跑道
“从看不到身影到看到身影,再看到后脑勺。”龙芯CEO胡伟武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谈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观点,用在软件产业上同样适用。
如果还在原来的跑道上,我们只能是对国际巨头望其项背。但是改变跑道,情况会不一样。
2013年,阿里巴巴的首个5000台集群正式上线,阿里云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对外提供5K计算能力的公司。上线的那一年,《中国电子报》记者在杭州阿里园区采访时任阿里巴巴集团CTO现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的王坚,谈及如何发展中国基础软件产业的话题时,王坚表示,如果中国的基础软件还在“人有我有的思路上”,造出的是“替代品”,缺乏市场生命力,只会成为样板工程。只有到了云计算的时代,中国的基础软件产业才有真正改变的机会,因为整个体系架构发生了变化。所以王坚希望不仅仅是基础软件,还包括应用和整个IT生态体系都到云的架构上来,抓住云和互联网进行创新,让一直处于追随状态的中国IT产业更快变局。
金山WPS的CEO葛珂说,当我们在2011年进入移动领域的时候,微软已经不是我们对标的对象。而此前的金山WPS一直对标微软Office,一直在纠结,谁的功能更强大。现在的WPS已经不是一个软件产品,而更像是一个互联网的产品。“而在2011年,当金山WPS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是怀着忐忑心情的,不知道移动端怎么用的情况,集中了当时仅有的能力投入了研发。”葛珂说。
也是在2011年,华为启动了数据库GAussDB的研发。
更早一年的2010年,阿里巴巴启动了数据库从“商业软件”向“开源软件”,再向“自主技术+云计算”的演进,阿里巴巴开始将其甲骨文数据库向开源数据库My SOL进行替换,然后再向AliSQL 替换,2014年阿里巴巴开始研发自主的数据库PolarDB。
这个世界很多事情的发展看起来充满偶然,又在诸多看似偶然背后透露着必然。这个必然是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演进,云计算开始崭露头角,IT产业的架构正在酝酿变迁,分布式云架构已经登堂入室,向主流进发。
这也是必然,包括数据库等在内的基础软件的研发当然不可能顺风顺水,每一种研发背后的“至暗时刻”,这些软件企业,无一例外都没有逃脱。
华为常务董事、ICT战略与Marketing总裁汪涛在华为数据库产品发布时表示,2011年华为开始启动GaussDB的研发,经过了九年的开发,今天才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产品来呈现。
而阿里的数据库团队进行数据库研发,两年的时间里写了30万行代码,据阿里云数据库产品总监曹伟回忆,在2017年,有两个多月时间团队的所有成员通宵赶代码,大家每天下班都会遇到早高峰。
金山WPS Office 桌面版负责人张宁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开玩笑说,我们不是“996”,而是“007”和“早点下班”(通宵干活,吃完早点才下班)。金山办公某一平台的版本一年迭代了18次。
应该说,架构的变化、技术的换代,给了辛苦耕耘的“中国码农”新的跑道和新的机会,中国软件企业正在不断看到曙光。2018年,金山WPS月活跃用户超过了3亿,而在移动的手机端,WPS几乎成为了标配。问世仅仅一年的阿里云数据库PolarDB,目前用户已经超过了40万。在Gartner发布的2018年数据库魔力象限中,阿里云与AWS双双入选,成为数据库领域的两匹黑马。
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表示,全球数据库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变革的关键节点,到了从马车到汽车的这样一个更迭的时代。上世纪7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是以甲骨文、IBM为代表的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主导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是互联网推动开源数据库发展的时代;而从2010年开始,是数据库上云的时代。Gartner预测到2023年全球3/4数据库都会跑在云上。也就是说,在接下来大概4~5年的时间里,我们会见证从线下数据库为主导的市场态势,逐步演进到以云上数据库为主导的市场态势,全球75%的数据库都会跑在云上。
和需求共生才有可能领跑
要想并跑,要想领跑,核心要素是“牢牢抓住用户”和“需求互动成长”。
“需求就是竞争力。”王坚在2013年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中国的基础软件产业为什么在传统架构下没有机会,因为缺乏与客户互动的机会。以传统数据库为例,国外数据库并不是第一天开始就做好的,它也是慢慢地和用户不断交互、不断改进成长起来的,当传统数据库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的时候,中国软件企业就失去了和用户交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机会,已经有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关起门来,不可能把一个软件做好,产品的发展永远是与用户交互的结果。有需求意味着它能够告诉你问题在哪里,竞争力绝不是从书本上读到的,它一定是在用户的需求推动下形成的,循着问题去解决问题,才能够形成竞争力。”
而在移动互联网和云的架构下,中国软件企业有了与用户新型需求交互的机会。
“微软是以生态为基础,把自己当作平台不断整合别人,而金山WPS的目的不是为了整合别人,只是为最终用户的点点滴滴需求不断完善自己。所以无论是产品定位还是公司战略,两家企业都走到了不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葛珂说。
现在金山办公的战略重点是云、AI、多屏、内容,打造能够实现工具与工作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多屏融合的未来办公,目标是清晰的,但在2011年究竟应该如何来做移动办公产品,他们也没有方向,就像葛珂所言,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进行研发的。庄湧的研发团队围绕身边同事、朋友以及在各种论坛上“趴找”用户需求、使用手机的痛点。“比如多屏互动的功能,这个是PC时代所没有的,因为很多人都只有一台PC,文件都存在本地,也没有云,我们是按照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做了一个从PC端将文件传输到手机的‘电脑快传’功能,结果特别受欢迎,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摸索,在真实、朴素的场景下不断摸索,目标和战略渐渐清晰。”庄湧说。
据张宁透露,金山WPS有“查重”的功能,这在微软Office上也是没有的,或许是微软不屑于去做,或许是觉得这不是主流需求,但是这样的功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写论文是非常欢迎的。
现在金山WPS是全面覆盖了所有的平台,甚至用户安装任何软件只要有浏览器就可以使用。金山办公Linux研发负责人皮霞林说,现在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是程序员、技术大牛、学生等,看起来不是很大众的平台,但金山WPS也会去满足他们的需求,推出Linux版,就因为“从2012年开始,每个月都有非常多用户通过邮件、QQ、论坛不停问我们‘你们能不能做一个Linux的WPS ’”。就是基于这样的需求,基于满足各种各样的用户需求,金山把WPS做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有40多个语言版本。
张宁说,在几年前如果问他什么是未来办公,他脑子里并不清晰,是“懵懵懂懂的”,但经过几年下来,已经非常清晰,未来办公就是融合办公,是能够实现工具与工作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多屏融合的办公,是简单、轻松的。
当技术发展走到一个换挡期,应该如何来定义产品?什么是打造软件产品和服务的参照系?无论是阿里还是金山,给出的答案都是用户需求,甚至是很小众的用户需求都不能错过,因为很多技术在萌芽、换代的时候,它就是小众。
大约在三四年前,《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国内某数据库厂商的CEO,对方曾表示,中国关系型数据库与国外数据库相比在性能上接近,但在易用性与大数据并发和生态上有差异。在这次阿里云PolarDB更新时,不仅仅做到了云上成本不到传统数据库的1/6,而且能够提供传统数据库一键迁移上云,最快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帮助用户将线下的MySQL、PostgreSQL和Oracle等数据库迁移上云,一个云原生的数据库生态正在成长。
中国软件企业越来越希望在原创技术上获得突破。李飞飞说:“过去两年云原生数据库技术大量落地,阿里云数据库的技术研究也在国际上崭露头角。PolarDB相关论文入选今年的国际顶级数据库会议SIGMOD,这是阿里云数据库连续第二年入选该学术会议。”
不久前,金山WPS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做了一个发现“中纹之美”的活动。金山与故宫合作,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现在是中国文化的“网红”。金山办公副总裁肖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山想挖掘中国5000年文化里面从字到图标到排版板式等的思维和文化,并基于此研究中文办公的底层标准。而此前的30~40年时间里,全球办公数字化尤其是办公软件基本上是微软为主导的,大众所承受的审美也是西方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