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清晰!区块链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注定改变我们的未来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科技技术,正在向各个行业应用渗透。在为金融、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构筑分布式不可篡改数据库的同时,也在各个领域有了独特的商业应用模式和技术发展,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6月6日,由上海科学院、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观学习”栏目,联合主办的“新智讲坛”(第19期)顺利召开,本次讲坛以“区块链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为主题,邀请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探讨区块链热点及前沿、区块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上海“四个品牌”建设中的应用、合规监管等话题。

null

区块链技术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

null

韩景倜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教授

历史上每次的金融变革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从传统金融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都是基于安全的条件下,以金融业经营成本的降低和资金周转效率的提升为诉求,使信息的加工能力满足决策的要求,从而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金融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因子,而金融科技乃是新型金融活动的重要载体,区块链技术是金融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再次掀起了金融变革的浪潮。区块链是在对等网络环境下,通过透明和可信规则,构建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块链式数据结构,是一个由群体维护的共享账本系统,它能够可靠记录、追溯任意两个参与者之间直接进行的交易,让链上交易更具公平性,价值转化更便捷安全,加快了货币流通。区块链的分布式结构以及基于数学算法的低成本信任建立机制为金融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区块链技术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以汽车供应链为例

null

杜宇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

认为,目前汽车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上万种零部件,几千家上游供应商,造成供应链层级多,供应商的金融信用差异大;同时,零部件供应商的平均应收款账期很长,间接向主机厂供货的小供应商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金融平台致力于解决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万向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是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为中心企业,通过持牌金融机构对其供应商提供融资业务。零部件制造商会获得融资服务收益,可以深入了解各级供应商的相关情况,并可以使整个供应链效率得到提升。目前正在将项目将推广到多家大型汽车主机厂,资金方也将更多元化。并将与央行动产融资登记平台进行对接,解决重复质押、多重融资的合规性问题。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金融平台将继续努力促进产融一体化和长三角供应链一体化的良性发展。

区块链技术的社会数据痛点在哪里?

null

李俊 上海分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信用社会的发展,在中国从80年代的电子化,到90至2000年代的系统化,再到2010年后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不断尝试在用技术手段增强信用体系建设。而国际上的征信与信用走得更早,形成了不少大型的信用征信公司和相关的应用体系。虽然技术体系不断升级,但在信用协作的领域,各个难点、痛点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主要的痛点包括:1、数据归集难。来自不同体系的数据是信用协作的核心,目前需要进行归集之后才能更好的发挥信用作用,但数据权益的保护意识和数据归集中的风险,都造成了数据归集的难度高,确权难度大,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也是一个巨大的开销,并且有其上限和瓶颈。2、数据可信难。数据的来源不同,数据的生命周期和流程也不同,如何确定数据的可信度是很大的挑战,除了部分权威方,很多的数据无法自证清白,造成数据源头的可信度失真。3、沉没的数据。除了现在已有在政府、企业和大型公司中系统中的数据,个人和中小企业有大量的数据散落在日常的商业和生活过程当中,因为缺乏有效的可信的系统和工具,这些数据无法被串联起来而形成数据资产,来支撑个人和中小企业信用的加强。4、数据控制难。特别是个人和中小企业,缺乏IT系统和其他的数据控制手段,无法有效对数据进行确权、保护、使用知情等流程的参与,也造成了个体无法对自我的数据进行更好的管理与控制。个体行使授权和隐私保护,都需要更基础性的公共性协同设施来支撑。

区块链并非无所不能

null

张绍华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

区块链通过块链式存储和分布式共识机制等技术手段解决了分布式系统、泛中心化系统的“信任”问题,切中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型经济体、虚拟组织、实体联盟以及一体化、全球化带来的“信任”痛点,可以应用到很多链条型、联盟型、社区型、生态型等场景中,通过技术构建不同主体的信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相互协作和社会活力。但是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也丧失了高效率、规模化处理特性,并且区块链技术实施代价相对较大,稳定可靠性还有待提高,因此常规的业务处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以及主体之间博弈度低、记账型数据复用度低等场景不适合用区块链技术。同时目前区块链还没有适合机构业务运营形态的产品系统,也没有适合互联网形态的工具产品;一方面说明区块链处于高速发展期,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和前景,未来会涌现一批“独角兽”和“巨头”企业;另一方面也侧面说明了当前很多场景确实不适合用区块链,否则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应该出现很多“爆款”系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