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声上市行稳致远,技术、营收、客户多维发力

3月30日,国内知名AI解决方案提供商云知声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上市进展继续顺利推进,中金公司、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在人工智能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云知声凭借强大的企业实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其一系列亮眼表现彰显了自身的技术底蕴与市场竞争力,为其上市进程增添了有力砝码。

营收突破与增速领先,彰显商业潜力
云知声的AI技术在多维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赋能能力。在生活领域,深圳地铁20号线语音售票系统将选站时间从传统15秒缩短至1.5秒,优化了乘客购票体验,缓解了售票机拥堵问题。在医疗领域,病历语音输入系统将病历输入速度加快四至六倍,病历质控系统将质量审核时间比人工审核减少80%,还能防止不合理的医疗开支,支持医疗改革,提高医疗保险使用率和效率,大幅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云知声技术的实用性,也为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有力地推动了营收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9亿人民币,这一成绩在行业内格外耀眼,增速位居前列。从2022年的6.01亿元到2023年的7.27亿元,再到2024年的9.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5.0%,向投资者展示了公司大模型商业化的巨大潜力。

权威认证与技术创新,构筑技术壁垒
云知声营收突破与增速领先离不开企业的技术创新。事实上,云知声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深耕,构建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公司从2016年战略性构建Atlas AI基础设施,到推出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再到2023年迭代出参数规模达600亿的山海大模型,实现了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全流程布局。
山海大模型在多个评测中表现出色。在2024年6月国内权威大模型评测机构MedBench评测中,以综合得分82.2的成绩位列第一;在SuperCLUE半年度报告中,以总分72的成绩位居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理科能力国内第一,文科能力国内第二。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山海大模型在国家及全球范围内推进AI大语言模型方面的强大竞争优势及领导地位。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云知声技术创新的坚实保障。2022至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分别为2.87亿元、2.86亿元、3.70亿元,同期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8%、39.4%、39.4%。持续的研发投入不仅让云知声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也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技术创新与营收增长在云知声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先进的技术成果为产品在多场景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而实现了营收的显著增长;而营收的增长又为研发投入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凭借在营收增长、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云知声已筑牢企业发展的坚实根基。随着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升温,云知声有望在更多领域拓展应用,进一步释放商业价值。